市民主促进会:
您提出的《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》(第127号)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收到中国民主促进会渭南市委员会提案后,市生态环境局局党委高度重视,立即安排部署,组织相关科室及部门认真研究讨论,明确专人办理。近年来,我局相继印发了《渭南市“十四五”土壤、地下水和农村环境保护规划》《渭南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》《渭南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(2021-2025年)》等文件,明确部门职责分工,制定下达年度目标任务,有力促进我市的农村污染防治、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开展。
一、主要工作开展情况
(一)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,统筹部门力量,压实各级责任,凝心聚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。印发《关于下达2025年度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通知》,逐年将年度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,具体到镇村,要求各县市区采取措施,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。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摸底排查,市级同步开展明察暗访,建立工作台账,督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整改方案,积极开展整改。联合市级相关部门,多轮次对农村环境整治情况开展常态化联合调研和抽查调研。建立“周调度、月汇报、半年总结”调度机制,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半年和年终目标任务考核内容,倒逼各市区夯实责任、推进工作。目前,全市2099个行政村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757个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6.1%。
(二)持续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核查整治工作。先后印发了《进一步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和治理成效核查的通知》《关于做好疑似农村黑臭水体核实判定工作的通知》等文件,要求各县市区扎实开展排查和核查,建立黑臭水体排查清单及黑臭水体监管清单,并对已完成治理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成效核查。同时,将农村中小微河流、坑塘水体纳入监管范围,开展两轮次的抽样监测,涉及12条河流32个监测断面,按期完成采样监测任务,为农村环境整治和中小微水体环境监管提供数据支撑。同时,组织各县市区开展疑似农村黑臭水体核实判定工作,对省厅遥感反馈的769处疑似点位全部进行现场核查,依据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》判定标准,经过和省厅沟通核实,最终将168处纳入农村黑臭水体动态监管台账,并在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进行了公示,要求各县市区逐年度开展整治工作。2025年度,已完成2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。
(三)深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。以源头防控与风险管控为抓手,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。在农用地保护方面,聚焦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,扎实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,目前已初步完成潼关县、华阴市、华州区溯源工作。强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,督促相关单位规范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,并建立质控审核与抽查检查机制,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。同步推进重点监管单位周边监测,已完成土壤监测方案编制、样品采集、数据分析及系统上传工作。在建设用地安全利用领域,持续加大工作力度,严格落实"一住两公"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,纳入考核范围的地块已全部完成调查。同时,全力推进16块优先监管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工作,确保各项重点监测和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。
(四)加强对畜禽养殖行业的监管。指导各县市区编制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》,目前蒲城县正在走政府签文程序,其余县已正式印发。开展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防治专项督导帮扶,2024年度,我市出动执法人员270人次,重点检查了实际存栏2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企业71家,实际存栏200只以上的奶山羊养殖企业28家,对两家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,处罚金额7.8854万元。2025年度,印发《关于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各县(市、区)政府要履行属地责任,组织开展畜禽养殖行业集中整治,进一步促进养殖场(户)产业升级,提升污染防治能力,提高日常管理水平,解决辖区内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投诉问题,目前,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
一是部门联动的合力不够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建设内容涵盖丰富,涉及部门多,任务繁重,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,协同农业农村污染整治。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。各级财政支持力度不足,市本级列支专项资金较少,县级资金投入有限,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整治工作推动困难,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。三是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。各县虽然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制度,但在具体工作中因多方因素没有完全落实到位,农村环境整治问题仍需要持续加强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(一)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需要全社会、各部门共同参与、共同发力、共同配合。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农业农村、水务、住建、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,共同促进农业农村治理工作。
(二)科学合理谋划争取相关资金。积极对接省市各部门,加强沟通联系,指导各县市区包装项目,完善项目申报各项手续资料,制定工作措施,确保已经确立的项目顺利实施,开好头、起好步。
(三)加强监督检查统筹推进。运用环保督察巡查工作机制,形成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暗访的机制、书面督促检查和现场督促检查相结合等方式,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、黑臭水体整治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、养殖业污染防治等工作统筹推进调度,确保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取得成效。
感谢您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!在今后的工作中,敬请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支持和监督指导。
渭南市生态环境局
2025年6月25日
(联系人:王力电话:0913-2158535 )